TEAM8
關於設計方法的收穫

從0開始有系統思考的能力
要發展一個新的主題或是概念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開始的當下總是會覺得一片茫然,不知如何下手。而在課程中我們學習到,如何利用設計方法讓思考時能夠有一個明確的流程系統,使自己的思緒更有組織性,且在闡述自己的概念時也會讓聆聽者更容易了解其中的脈絡和重點。
-與此能力對應的設計方法:心智圖
跳脫原本思考模式的能力
很多時候我們會習慣以自己的角度看事情,很難跳脫出其中的思考框架,也可能因此忽略了細節或使用者真正在乎的事。而透過學習設計方法,我們能夠透過一些情境假設或是引導式語句,幫助我們進入用戶的情境去感同身受。此外,我們也可以透過方法,讓自己在向他人提問時不會帶入過多的主觀意識,而是能引導對方說出更多對於研究有幫助的資訊。
-與此能力對應的設計方法:顧客歷程元素地圖、體驗分鏡、使用者故事對照


將多元想法整合的能力
設計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除了與其他設計師的合作外,在更多時候我們會與各種不同職業的人各自發揮所長共同完成一個專案,因此如何整合來自不同思考角度的想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而透過設計方法,我們可以從中提取關鍵資訊,並將眾多想法整理出具有共同核心價值的概念,讓專案能夠更順利的進行。
從資訊中找到發展性的能力
在茫茫資訊中找到發展關鍵是設計師所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而設計方法就是一項很好的工具,將初級資料轉化成有思考空間的語句,幫助我們能更順利的得到有啟發性的想法,或是創造一些更能夠增加靈感的情境。
-與此能力對應的設計方法:Persona、狩野分析、體驗策略地圖、功能地圖

關於團隊合作的收穫
.jpg)
有效溝通
每一堂課的討論內容都十分大量緊湊,時間對我們來說是有限且珍貴 的,因此有效的溝通是在小組討論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一開始可能會因為沒有釐清重點,而無法得出適當的結論與推進進度,在一次次的練習後,逐漸學習到如何抓住問題的核心本質,進行切入重點的討論並將組員們的想法整合成統一的陳述。
適當分工
每一個階段的大作業都是需要組員們的努力才有辦法將其做的完整且流暢,而適當的分工就是讓大家能順利進行的關鍵。在得到這個結果前,需要的是每個人對於內容的充分理解,以及所有人對於目標的共識,因此是要一定程度的團隊默契才能夠達到的。


了解團隊特質並發揮各自所長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擅長的事與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而身為組員,除了知道自身在其中的定位外,也要了解隊友的特質與團隊的整體思考模式,讓每個人都能以最自在的方式發揮自身的能力,創造最多的團隊價值與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關於自身的收穫
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
一開始我們對於生活的觀察都僅僅流於表面,只針對眼前所見的事實來理解,但是在經過「洞察的藝術」這個課程單元後,老師指導我們應該看見事物的本質,運用一些想像、詞彙的扭轉來換個方式說明我們眼中所見,像是碗就不只是器皿,而是一個溫潤、包容的存在,這段過程帶給我們思考啟發是課堂中巨大的收穫。


與陌生人對話的能力
在田野調查的階段,我們在博物館前請約莫二十位參觀民眾協助填寫問卷,並訪問了兩位原本並不認識,且已出社會的受訪者。從一開始連打電話詢問都十分緊張,到後面受訪時愉快地進行了兩三個小時的談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到原來有這麼多人很認真的在關注博物館的相關議題,也發現儘管是並不熟識的陌生人也很願意 分享他們喜愛領域的所見所聞。相信這樣的經驗讓我們以後如果有需要與陌生人深入訪談時,能夠更自然且熟練地應對且不會怯場。
深度了解自己的思路與表達方法
課堂中在進行設計方法體驗實作的時候,有很多需要文字描述的部分,老師發現到同學大多以文字表達,但是有時多多使用圖案或是照片可以讓概念表達更清晰,在寫經驗故事的時候也有指導大家要以不同的觀點來描述,將自己帶入persona,以同理心來看事件和體驗服務,想像自己親身體驗,能夠獲取更多深入的洞察,製作事拾圖和功能地圖十,老師也會提醒我們要加入事實來驗證洞察,內容需要互相呼應等等,對於我們的脈絡整理和表達方式都有大大的加強。
